脊髓損傷的康復護理
一、急性期康復護理(急性期是指傷后6-8周內)
(一)體位
1.仰臥位:四肢癱瘓病人應在肩胛骨后墊一軟枕,防止后縮,雙手伸展放在身體兩側,肘伸展,腕關節(jié)背屈30°-45°以保持功能位,手指自然屈曲,手掌可握毛巾卷。截癱病人上肢取自然體位。四肢癱及截癱病人下肢體位擺放相同。髖關節(jié)伸展,保持髖關節(jié)輕度外展。雙下肢墊軟枕使下肢高于心臟水平,促進靜脈回流。雙足底可墊軟枕,以保持踝關節(jié)背屈中立位,預防足下垂。
2.側臥位:四肢癱瘓病人手肘彎曲,上面的手臂放在胸前的枕頭上,下面的手臂放在床上,手指自然放置,背后墊一枕頭支撐軀干;下面的膝蓋伸直,上面的膝蓋彎曲放在枕頭上,上面腳踝下墊一軟枕。
(二)被動活動
病人受傷后就應開始訓練。起初每天進行2次被動運動,之后每天1次,并靠自己的力量保證充分的關節(jié)活動。對下脊柱有影響的直腿抬高運動應禁止超過45°,禁止屈曲下髖關節(jié)屈曲運動超過90°。
(三)主動運動
活動應循序漸進,不能著急。防止造成損傷,逐漸從被動運動到主動運動。
體位變換
一般每1-2小時變換一次,注意維持脊柱的穩(wěn)定性,可由2-3人軸線翻身,避免拖、拉、拽等動作造成二次損傷。
呼吸及排痰訓練
1.呼吸訓練
鼓勵病人利用隔肌吸氣,可用手掌輕輕壓住胸骨下面的部位,在病人呼氣時盡量分開兩手,稍用力壓,在每次呼吸后,換一個位置按壓。
2.輔助咳嗽
雙手在膈肌下稍用力壓,幫助完成咳嗽。
(五)膀胱和腸道功能的處理
脊髓損傷后1-2周內留置導尿,使導尿管處于持續(xù)開放狀態(tài),防止膀胱過度充盈,保證每日攝水量2500-3000ml。病情穩(wěn)定后,可行間歌導尿,同時鍛煉排尿反射,如敲擊下腹,摩擦大腿內側,聽流水聲等,誘導患者自行排尿。
二、恢復期康復護理指施
(一)增強肌力
可進行被動活動、肌肉電刺激及生物反饋治療;主動及器械性運動;抗阻力運動。
(二)墊上訓練的康復護理
1.墊上翻身:平臥在墊上,頭頸屈曲旋轉,雙上肢上舉,做節(jié)律性對稱性擺動,借擺動慣性,頭從一側轉向另一側,隨后雙上肢、軀干、下肢順勢轉向俯臥位。
2.墊上胸肘支撐。
(三)坐位訓練的康復護理
1.靜態(tài)平衡訓練:病人坐在鏡子前,平穩(wěn)坐位后,將雙上肢從前方、側方抬起至水平。
2.動態(tài)平衡訓練:可與病人進行拋球、傳球的訓練。
(四)站立訓練的康復護理
訓練時應注意保持脊柱的穩(wěn)定性,協(xié)助配帶腰圍訓練。可借助矯形器與拐杖步行。病人站起立床,從傾斜20°開始,逐漸增加角度。
(五)步行訓練的康復護理
可配帶矯形器完成步行訓練。先在平行杠內站立,后在平行杠內行走訓練。平穩(wěn)后移至杠外訓練,用雙拐來代替平行杠。
(六)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的護理
1.進食。2.梳洗。3.如廁。4.更衣。5.沐浴。6.交流。7.家務。8.外出。